行政印章是一个单位合法性、*性的标志,直接代表着其权力、凭信和责任。现代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与信用的高风险企业,由于其联系面广且多有资金业务往来,机构众多且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普遍实行统一法人体制,因此商业银行行政印章的使用频率和所蕴含的风险较之一般单位自然就大得多,如果制度不完善或疏于管理,则会对银行管理形成莫大的风险隐患。 银行印章管理风险案例: 案情经过:高某聘任为XX银行支行零售业务部经理,该行零售业务部及零售业务部经理有权办理个人贷款(包括个人委托贷款)、理财产品等业务。次年银行支行根据分行的通知成立个贷中心,即日起该行所有个人委托贷款业务只能由个贷中心的转贷个贷经理承办,即高某再无权办理个人委托贷款业务。 随后高某,多次以办理个人委托贷款业务为由,与原告黄某签订“XX投资宝”报告书,约定理财期限为一年,综合收益率(年率)为6.5%至7%不等,理财金额合计3450万元,报告书均加盖“XX银行支行零售业务部”印章。 报告书签订后,原告依约将款项汇至其本人在XX银行的账户,并将该账户的网银设备及密码交给高某保管。高某为赚取利息差,未将有关资金存入XX银行支行委托贷款*的结算账户,而是通过操作原告网上银行的形式,私下借贷给案外人陈某2950万元、高淑某500万元。现收回陈某借款550万元和高淑某500万元,剩余借贷给陈某的2400万元无法收回。 较终高某因涉嫌犯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被刑事拘留。经查实,高某与原告签订的“XX投资宝”报告书所使用的“XX银行支行零售业务部”的印章系其伪造的。银行因管理不善承担25%的补充赔偿责任。 银行印章管理风险隐患如何杜绝: 综上所诉,高某私刻公章而非私盖公章,对于萝卜章而言银行本身确实是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但银行自身可以在印章防伪上做出更大的改善,同时结合印章智能管理系统,进行人章分离管控。 每次签订合同时,银行只需要在合同上备注告知客户,合同协议的盖章操作只允许在智能印章机当中申请使用,否则合同内容则为无效,将不能代表本行行为。 再由与客户签订合同的工作人员将文件放入设备文件仓当中,使用指纹或是账号密码登入印章管理后台进行用印申请,内置高清摄像头同步拍摄文件信息发送至审批人手机APP当中进行审核,确认通过后印章机自动盖章,过程中文件仓全程锁止,不可中途更换,思格特印章管理系统的使用有效的实现了银行的印章安全、高效化管理。